捷运,就是我们平常所称呼的地铁,捷运多为台湾用语。
大多数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在城市中心的路段都会铺在地下挖掘的隧道里。这些被称为地下铁路,简称地下铁或地铁。在台湾、曼谷和新加坡被称作“捷运。
地铁是铁路运输的一种形式,许多此类系统为了配合修筑的环境,并考量建造及营运成本,可能会在城市中心以外地区转成地面或高架路段。地铁是涵盖了城市地区各种地下与地上的路权有、高密度、高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因为地铁大多建在地底下,故而叫地下铁路。但是现在越来越多会有高架或地面路段以配合城市中修筑的环境。地铁主要的特点是:路权专有、高密度、高运量,也就是地铁必须是有专有路权并且和其他运具线路无相交,这也是地铁有别于轻轨运输系统的主要特色。
而捷运则是台湾对于地铁的称呼,在台湾高运量与中运量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通常被称为捷运(MRT),用法类似于地铁,是为了区别台湾铁路的地下化区段而新创之词汇,与运能较低的轻轨运输(LRT)相对。
截至2020年5月,台北捷运运营线路共有8条(6主线2支线),即BR号文湖线、R号淡水信义线、G号松山新店线、O号中和新芦线、BL号板南线、Y号环状线、新北投支线、小碧潭支线(猫空缆车为索道,非轨道交通)。里程总长为136.7千米,共设车站117座(包含6个主要换乘站)。
捷运,一般指的是地铁。地铁是铁路运输的一种形式,对该词有两种理解:
1、指在地下运行为主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即“地下铁道”或“地下铁”(Subway,tube,underground)的简称;许多此类系统为了配合修筑的环境,并考量建造及营运成本,可能会在城市中心以外地区转成地面或高架路段。
2、指涵盖了都会地区各种地下与地上的路权专有、高密度、高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Metro),台湾则称为“捷运”(Rapidtransit)。
时速315公里
台湾高速铁路
台湾高速铁路(简称台湾高铁)是连结台北与高雄两大直辖市之间的高速铁路系统,路线全长345公里。原本全线预定于2005年10月31日完工通车,但由于号志系统整合、试车进度大幅落后,目前已确定将延后一年(即2006年10月31日)通车。
简介
台湾高铁是台湾第一个、也是全世界最大规模,采取BOT模式(兴建、营运、移转)的公共工程,建设总成本估计约达新台币5000亿元。目前由「台湾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大陆工程、长荣集团长鸿建设、太平洋电线电缆、富邦产物保险与东元电机为主要股东)负责兴建、营运阶段的工作,特许期限为35年(自1998年起算;事业发展用地则为50年)。交通部高速铁路工程局为早期进行初步规划的机构,目前则负责高铁的兴建、营运监督及高铁站区联外捷运系统的兴建计画工作。
系统
台湾高铁700T型列车台湾高铁采用日本新干线系统作为总体基础(新干线系统首次向海外输出,因此亦有称台湾高铁为「台湾新干线」者),不过在部分细部设计以及号志、机电系统方面则酌采欧洲规格。轨道方面比照一般高速铁路新线标准,全缐线以1435mm的标准轨布设(与原有台铁路线的1067mm轨距不同);路线的最小曲线半径为6250m,最大坡度则为35/1000,隧道断面面积为90m。
信号系统方面,采用相容於单线双向运行的数位化自动行车控制系统(ATC),行车管理中心则将设置于桃园(青埔)站地上建筑内。使用的列车是由川崎重工、日本车辆、日立制作所生产的台湾高铁700T型,为JR东海与JR西日本设计的新干线700系列车改良而成;列车的最高营运速度设定为每小时300公里,台北至高雄南北交通的行车时间,将由目前台湾铁路管理局自强号列车的3小时59分,大幅缩短为1小时27分。
历史
1990年7月2日,交通部「高速铁路工程筹备处」(高速铁路工程局前身)成立,专责办理规划与执行高铁建设事宜。
1992年6月,行政院核定高铁路线。
1993年7月16日,立法院通过高铁计画,全数删除政府编列的兴建预算,并决议交由民间兴建。
1996年9月25日,「台湾高速铁路企业联盟」击败中华高铁(以中华开发为首),取得高铁建设优先议约权。
1998年5月11日,「台湾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完成公司设立登记。
2000年3月1日,土木工程开工。
2000年12月12日,与日本新干缐株式会社签署机电核心系统合约。
2003年1月,轨道工程发包并开工。
2004年1月,700T型列车实体首度对外公开亮相。
2004年5月24日,首列700T型列车共12节车厢,由日本神户运抵高雄港74号码头。
2005年1月27日,700T型列车进行首次慢速(时速20~30公里)试车。
2005年9月8日,因工程与试车进度落后,台湾高铁公司决定延后一年通车。
2005年10月29日,试运转时速300公里达成。
2005年10月30日,试运转时速315公里(合约所要求的最高时速)达成。
捷运线是铁路运输的一种形式,指在地下运行为主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即“地下铁道”或“地下铁”(Subway、tube、underground)的简称;许多此类系统为了配合修筑的环境,并考量建造及营运成本,可能会在城市中心以外地区转成地面或高架路段。捷运是涵盖了城市地区各种地下与地上的路权专有、高密度、高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Metro),中国台湾捷运称之为“捷运”(Rapid transit)。
大陆的网络,台湾称网路;大陆相互联络沟通之途称为‘渠道’,而台湾称为‘管道’,诸如此类的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