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临平周边旅游攻略自驾(临平旅游景点攻略)

旅游攻略天亮就出发

临平区湿地公园分为三区域,分别是湿地科普区、活力休闲区、门户形象区,此外还设有游客服务中心、中心湖、古海塘、芦花岛、雨水花园等多个景点。
此外,在公园内部设有健身运动、生态观光、农事体验等景观设施。其中,户外运动休闲空间包含了五人制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地以及儿童活动空间。
1.临平山,在临平北,孤独无依。山前古有临平湖,山因湖名。临平山,平旷逶迤、邱壑姘美,沿山之古迹名胜,纪述颇多。吴景奎有“舟过临平后,青山一点无”的佳句。顾况有诗名《临平坞杂题》,以临平山径柳、石上藤、薜荔庵、芙蓉榭、焙茶坞、欹松漪、弹琴谷、白鹭汀等命题,作诗!”首记下该山绝佳处。唐诗僧邱丹曾隐居于此炼丹学道,故临平山又名邱山。  唐时,临平已为游览胜境,有景点14处。山顶有细砺洞,又称龙洞。山上下有钱镠磨剑石、白龙潭、藕花洲等数景。山西麓有安隐寺,唐宣宗时建,有名泉曰”安平”。苏轼曾有诗咏泉。寺前有唐经幢(已毁)、古罗汉松、古黄杨树、唐梅等。临平依山傍湖,旧有”临平十景”。  宋时临平为杭州水路东向北行第一站,山上原有塔,山和塔均为行旅接近杭城之标志,故苏东坡有:“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之句。
2.慧日禅寺,临平南站坐12路直达博陆或坐16路直达寺庙。慧日禅寺,虽此寺庙没有杭州灵隐寺的宏伟壮阔,但据当地人讲此寺庙为僧人 “济公”的“老窝”。当年济公就是从这里出发开始旅程的,就连如今赫名远播的灵隐寺也为此寺的“副寺”,赏尽了灵隐,为何不寻一下它的根。
3.超山,超山梅花早有耳闻,这里的梅花品种多,齐,秀,而超山梅花节更是intersting
径山有疫情的。径山寺目前因为疫情,还是没开放的,目前受国疫情影响,反反复复的,具体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开。 只能遗憾错过,就在径山寺沿走了一天。余杭径山这边的生态环境真的非常好啊,而且卫生搞的干净。到处天朗气清的,真的感非常舒服。

你好,我是【你呀你呀别再推卸啦】,很高兴为你解答。杭州临平有观梅胜地超山、径山、九峰拱秀、余杭双塔、独松三关、临平山。
【观梅胜地超山】位于临平、塘栖间,与苏州邓尉、无锡梅园同为江南三大观梅胜地。超山梅花以”古、奇、广”三绝闻名,抗战前,绕山遍植梅树,故有”十里香雪梅”之称。现有唐梅、宋梅各一枝,品种有萼绿、铁骨红梅等奇种,登超峰绝顶云梅楼,数十里梅海尽收眼底。超山原有古刹报慈寺,大明堂内原供唐吴道子画观音像刻石。堂西侧有吴昌硕墓及吴全身石像,”文化大革命”中被毁。1980年修复,1985年增建吴昌硕纪念馆。超山多奇石,岩洞以海云洞最佳。
【径山】在长乐镇,其巅有径山寺。径山主岸名凌霄峰,四面有堆珠、大人、鹏搏、宴坐诸峰,”五峰罗列,奇巧幽邃”。四周尚有攀云、鸡冠等山峰,迤逦起伏。并有龙潭飞瀑、东坡洗砚池、松原天风、灵岩喝石等景观。宋代苏东坡曾二游径山,留下”众山来自天目山,势如万马奔平川”名句,历代游人不绝,不乏诗人墨客。现公路可达山顶。
【九峰拱秀】在道教三十六洞天之一的洞霄宫所在地大涤山天柱峰麓,处中桥乡与临安县交界处。大涤山主峰曰九锁峰,旁有天关、藏云、凌虚、龙吟等九峰,峰峰连锁,故名。入山处石坊,上刻”九峰拱秀”。沿溪行,过凤鸣、会仙、元洞诸桥,即抵洞霄宫门。两岸景色奇秀,有翠蛟亭(取苏轼诗句”庭下流泉翠蛟舞”之意),并有狮象守门、灵凤还巢、天柱壁立、大涤尘心等景及大涤洞、栖兵洞、归云洞(在临安县境)。
【余杭双塔】余杭镇有双塔,一在安乐山,名安乐塔,又名天宝塔,雌宝塔,建于吴越,高七层;一在苕溪北岸,名舒公塔,又名地宝塔、雄宝塔,建于明,七层方塔。双塔现均存,并经修葺。
【独松三关】独松关在百丈乡与安吉县交界处。现关隘仍在,居两山相连处。设门两重,遇战事则关门紧闭,两门间填石,关上守军居高临下,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关后两里许之独松村,与关隘有甬道相通,戍军驻地。左右又有百丈关和幽岭关,合称”独松三关”,共据竹海深处,景美地险,山陡林密,引人惊叹。(《余杭县志》第十四编文化第733页)
【临平山】在县城临平镇北,孤独无依。山前古有临平湖,山因湖名。宋时临平为杭州水路东向北行第一站,山上原有塔,山和塔均为行旅接近杭州之标志。唐时,临平已为游览胜境,有景点14处。山顶有细砺洞,又称龙洞。

杭州临平有观梅胜地超山、径山、九峰拱秀、余杭双塔、独松三关、临平山。

【观梅胜地超山】位于临平、塘栖间,与苏州邓尉、无锡梅园同为江南三大观梅胜地。超山梅花以”古、奇、广”三绝闻名,抗战前,绕山遍植梅树,故有”十里香雪梅”之称。现有唐梅、宋梅各一枝,品种有萼绿、铁骨红梅等奇种,登超峰绝顶云梅楼,数十里梅海尽收眼底。超山原有古刹报慈寺,大明堂内原供唐吴道子画观音像刻石。堂西侧有吴昌硕墓及吴全身石像,”文化大革命”中被毁。1980年修复,1985年增建吴昌硕纪念馆。超山多奇石,岩洞以海云洞最佳。

【径山】在长乐镇,其巅有径山寺。径山主岸名凌霄峰,四面有堆珠、大人、鹏搏、宴坐诸峰,”五峰罗列,奇巧幽邃”。四周尚有攀云、鸡冠等山峰,迤逦起伏。并有龙潭飞瀑、东坡洗砚池、松原天风、灵岩喝石等景观。宋代苏东坡曾二游径山,留下”众山来自天目山,势如万马奔平川”名句,历代游人不绝,不乏诗人墨客。现公路可达山顶。

【九峰拱秀】在道教三十六洞天之一的洞霄宫所在地大涤山天柱峰麓,处中桥乡与临安县交界处。大涤山主峰曰九锁峰,旁有天关、藏云、凌虚、龙吟等九峰,峰峰连锁,故名。入山处石坊,上刻”九峰拱秀”。沿溪行,过凤鸣、会仙、元洞诸桥,即抵洞霄宫门。两岸景色奇秀,有翠蛟亭(取苏轼诗句”庭下流泉翠蛟舞”之意),并有狮象守门、灵凤还巢、天柱壁立、大涤尘心等景及大涤洞、栖兵洞、归云洞(在临安县境)。

【余杭双塔】余杭镇有双塔,一在安乐山,名安乐塔,又名天宝塔,雌宝塔,建于吴越,高七层;一在苕溪北岸,名舒公塔,又名地宝塔、雄宝塔,建于明,七层方塔。双塔现均存,并经修葺。

【独松三关】独松关在百丈乡与安吉县交界处。现关隘仍在,居两山相连处。设门两重,遇战事则关门紧闭,两门间填石,关上守军居高临下,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关后两里许之独松村,与关隘有甬道相通,戍军驻地。左右又有百丈关和幽岭关,合称”独松三关”,共据竹海深处,景美地险,山陡林密,引人惊叹。(《余杭县志》第十四编文化第733页)

【临平山】在县城临平镇北,孤独无依。山前古有临平湖,山因湖名。宋时临平为杭州水路东向北行第一站,山上原有塔,山和塔均为行旅接近杭州之标志。唐时,临平已为游览胜境,有景点14处。山顶有细砺洞,又称龙洞。
这就是著名的杭州西湖,位于杭州,杭州,前身为武林水,钱塘湖,西湖,西湖以西,宋代以前说过。这是美丽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著名景点,是著名的旅游胜地,也被誉为人间天堂。风景秀丽的西湖为中心,到湖里区,西湖区,?南山区北部山区和钱塘江五大区域,以?49平方公里的总面积。美在于晴天湖闪闪发光的水,山雨空蒙。无论雨雪晴阴,无论早霞夕辉,就能变幻成国王,在春天的花朵,月亮,夏河,每个冬季积雪的美景。湖区风景秀丽苏堤,白堤两个部分称为国王。 另:。 1西溪湿地位于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公里,城市是罕见的次生湿地。这里有丰富的生态资源,质朴自然景观,文化底蕴深厚,曾与西湖,西泠说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之一工作国家湿地公园。2009年11月3日,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2杭州西湖下属境内淳安县,始建于1959年,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大型水力发电站,自制设备-。新安江水电站大坝和水形成的人工湖。
我是湖州的,
现辖德清、长兴、安吉三县和吴兴、南浔两区,总面积5817平方公里,人口257。21万,东部为水乡平原,西部以山地、丘陵为主,俗称“五山一水四分田”。
湖州秦代称乌程,后因地滨太湖而得今名,行政区划屡经沿革,今为浙江省辖市。
全市地势大致由西南向东北倾斜,西部多山,最高峰龙王山海拔1587米。东部为平原水网区,平均海拔仅3米左右。有东苕溪、西苕溪等众多河流。本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2.2—16.1摄氏度;年平均降雨量约1300毫米;无霜期224~240天。
有煤、铁、石灰石等矿藏,与安徽省交界处的长广煤矿是省内最大的原煤基地。
历史沿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4月27日) 湖州解放
1950年 嘉兴专区辖吴兴、长兴、嘉兴、嘉善、桐乡、崇德、德清、海宁、海盐、平湖县
撤销湖州、嘉兴两市
1951年 恢复湖州市建制
1953年 嘉兴专区,辖2市17县 安吉、孝丰、武康、昌化、余杭、於潜、临安县划入
1958年 湖州改县属市
1978年 嘉兴专区更名为嘉兴地区辖10县 地区驻地迁湖州
1979年 恢复湖州市建制
1981年 撤消吴兴县并入湖州市
1983年 湖州市辖德清、长兴、安吉3县,城区、郊区2区 撤消嘉兴地区,湖州升地级市
1988年 辖德清、长兴、安吉3县,湖州市直管乡镇 撤消城、郊区建制,实行市直接领导乡镇体制
2003年 湖州市辖德清、长兴、安吉3县,吴兴、南浔两区 撤销城区、南浔、菱湖三区,设立吴兴、南浔两区
区域人口 湖州市辖德清、长兴、安吉三县和吴兴、南浔两区。
景点等级:4A
具体位置:湖州市南浔区
门票:100元
开放时间:全天
湖州太湖山庄
湖州太湖山庄,与自然浑然天成,面临太湖,背倚青山,涛声可闻,浪朵可摘,庭园建筑,别具风韵。
入住山庄,晨观日出,午看帆舟,夜赏渔火,太湖风光尽收眼底。 湖州太湖山庄有贵宾楼1幢,各类客房82间;会议室7间,可分别容纳10-150人,会议接待实行经理负责制,提供会务跟踪服务;拥有餐位400余个,菜肴以太湖特色为主,“银鱼、白虾、鲚鱼”太湖三宝闻名遐迩,独具特色的中国名宴“太湖宴”不仅让你尝遍湖中鲜,还能品味悠久的太湖文化韵味。
康娱游乐活动丰富多彩:ktv、桑拿保健、足浴、美容美发、保龄球、台球、沙壶球、棋牌室、林中茶座、游艺机等。 湖州太湖山庄还配备豪华高速游船一艘,开通了太湖西山、无锡灵山大佛二条线路,或者乘坐游览船游览太湖风光。除了室内娱乐设施外,室外游乐项目丰富:太湖乐园、水上世界、卡丁车、沙滩游泳场、水上飞机、攀岩、滑板、垂钓园、碰碰车、蹦极、索道车、法华寺、飞英塔、铁佛寺、莲花庄等,任你选择。
公交路线:湖州火车站乘4路公交可直达景区
景点等级:4A
具体位置:湖州市区北部、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南岸
开放时间:全天
资源特色
湖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适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
湖州地处杭嘉湖平原,80%以上的耕地是旱涝保收的高产田,是浙江省和全国的粮食、蚕茧、淡水鱼、毛竹的主要产区和重要生产基地。菱湖区是全国三大淡水鱼养殖基地之一,安吉县居全国十大“毛竹之乡”之首。近年来,按照提前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要求,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取得明显进展。
2004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20902万元 ,粮食总产量87。48万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走贸工农、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化之路,成功培育发展了一批具有区域特色和规模优势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全市已基本形成了特种水产、竹笋、名茶、瓜果、油菜籽五大生产区和特种水产种苗、瓜菜种子种苗、花卉苗木等三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形成了新市油脂等一批经济实力强、辐射面广的农业龙头加工和流通企业。
期待你来游览!!。
1.径山风景区
径山,位于余杭区径山镇境内,系天目山脉东北峰,因径通天目而得名,总面积26.9平方公里。
山上有唐代古刹,建于公元742年(天宝元年)。相传法钦和尚来此结茅传教,被赐封为“国一禅师”;至南宋, 宋孝宗亲书"径山兴圣万寿禅寺”;嘉定间又被列为江南"五山十刹”之首。鼎盛时,殿宇楼阁林立,僧众达3千,被誉为“东南第一禅寺”。
旅游区内,古木参天,修竹叠翠,泉水淙淙,云雾缭绕,幽雅雄伟,为旅游避暑胜地。主要景点有:松源天风、 灵岩喝石、吊桥溪歌、龙鼻喷泉、龙呤垂钓等。古迹有唐代龙井、宋代御碑、元代古塔、明代铜钟、陆羽泉等。陆羽泉又称陆家井,位于双溪凉亭头,井深不盈尺,大旱不湄,相传为陆羽汲泉烹茗之处。陆羽曾一度在此撰写《茶经》。
名茶、良泉、水煮笋,是径山三宝。径山云雾茶为全国名茶,享誉中外。径山与日本有着源远流长的友好史,是日本临济宗的祖庭,日本"茶道”也源于径山”茶宴。
2.双溪竹海漂流
双溪竹海漂流,位于杭州西北三十多公里处的双溪。这里交通便利,可以东去西湖,南登径山,西攀天目山,北往莫干山。这里的风景秀美,满山茶园,遍地竹林,苍翠欲滴,四季如春;清流潺潺,竹回路转,清凉逼人,妙趣横生;这里的气候宜人,空气清新,森林覆盖率为91.9%。
双溪竹海漂流,可以洗手濯足,悠哉闲哉;可以冲漂过坝,有惊无险;可以坐老牛车,乡村怀古;可以坐大篷车,观赏竹海。若有兴趣,可以在漂流终点露天嬉水区游泳,在千步滩休闲区休息,在沙滩排球场打排球;还可以在娱乐区踩水车、荡秋千、听山歌对唱、跳竹竿舞、吃烧烤、品尝农家菜、竹筒饭、住竹海山庄,参加篝火晚会……不失为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3.杭州东明山森林公园
杭州东明山森林公园位于杭州北郊世界文明的"良渚文化"发源地余杭区良渚镇东明山、距杭州市中心20公里,距104国道仅5公里,交通便捷。
公园占地面积6000亩,境内群山环绕,森林茂密,登高远眺,重叠的山峦,郁郁葱葱的翠竹尽收眼底,特殊的自然环境,形成了独特的小气候,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14.8℃-15.7℃,夏无酷署,冬无严寒,吸引着人们纷至沓来。
公园内名胜古迹,量多史久,著名的东明寺始建于明朝,极盛于清康熙年间,传说原名古道寺,因明朝建文帝遁迹至此,时旭日始旦,题日东明,后改为东明寺,寺庙毁于日寇之手。目前传为遗迹的有建文帝所
2、中国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余杭博物馆)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中国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位于杭州市余杭区临平人民广场北侧,建筑总面积8000余平方米,是浙江省内同类博物馆中首家国家3A级旅游景区,也是全国县市区级博物馆中为数不多的国家二级博物馆。曾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评选“最佳服务奖”,“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
3、艺尚小镇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艺尚小镇以时尚服装等产业为特色,兼具时尚设计发布、时尚教育培训、时尚产业拓展、时尚旅游休闲、跨境电子商务和金融商务等六大功能。这里还有“时尚文化街区”、“时尚艺术街区”和“时尚历史街区”。
4、玉架山遗址。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浙江余杭玉架山史前聚落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遗址首次发现的由六个环壕组成的完整的聚落,第一次揭示出了良渚文化社会的一个基本单元,六个环壕应该代表了六个相关的氏族。而且从6个环壕的面积大小、分布位置和墓葬等级等方面也可以看出它们之间的不同地位。玉架山遗址的发掘为研究良渚文化的社会组织结构等提供了全新的材料和视野,被评为“201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5、余杭方志馆。坐落于京杭大运河畔,塘栖镇水北街的西端。由两幢明清风格的二层旧宅构成,白墙青瓦,古色古香,环境清幽。方志馆占地面积765.56平方米,建筑面积1286.64平方米。分为地情研究中心和地情展示中心两部分,各一栋古宅。总投资1200多万。
6、乾隆御碑。位于水北街原杭州水利通判厅(添设府)内。至民国初,府址被毁,而碑尚存,由崇裕丝厂首任厂长卢锦江建卢宅内时,将碑砌入墙内,幸以保存下来。
7、塘栖广济桥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广济桥(又名碧天桥,通济桥),是古运河上唯一大跨度的七孔石拱桥,桥长78.7米,面宽6.12米,顶宽5.2米,端设石阶八十,石栏素面,桥栏饰有卷云抱鼓石,又有望柱六十四,上刻覆莲,中孔跨径15.69米,顶拱镌有“弘治二年”字样。
8、运河谷仓博物馆。展陈面积6500平方米,是一座下沉式建筑,也是国内唯一一所以谷仓为主题的全代史博物馆。
展馆保留完整的乾隆十六年的御碑和现有兴良米业厂原国家储备粮仓的老建筑,通过挖掘运河漕运文化和谷仓之间的关系及谷仓和农业起源、文明诞生、城市兴起、人类战争与和平的关联,阐述谷仓在人类生存与文明进步中的地位。整体景观以“多稼如云”为主题,营造兼具传统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的新人文节点,为水北历史街区提供一处公共开放的休闲场所。
9、塘栖广济桥运河遗产展示厅。位于水南街,馆内集中展示了京杭大运河的概况、江南运河杭州段基本情况,讲述塘栖因运河而生、因运河而繁荣的历史变迁。
同时,展馆从广济桥基本情况、广济桥历史沿革及修缮、文化价值、科学构造、技术原理等方面详细介绍了京杭大运河上唯一一座七孔石拱桥。
10、郭璞井为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郭璞井,在广济桥南之西石塘,距桥堍10米,内由条石铺叠而成,井口覆有圆石。坊间传云郭璞某年路过塘栖,恰逢大旱,为拯饥救溺,他利用所学阴阳风水之理,探勘方位,遂选址于运河南岸东庑三郎祠庙前之空地,打通水井,连接地下水脉,水位竟高于塘河水位约6尺,井水甘醇,百姓感恩不已,故以郭璞井名之,永矢弗谖。
1、中国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
位于余杭区临平南苑街道人民广场北侧。
博物馆总投资6000万人民币,建设总面积8000余平方米。
这是一座既反映余杭历史,又闻名于世的良渚文化为切入点展示中国江南水乡文化和民俗风情的博物馆,是人们了解良渚文化和余杭历史、解读余杭和整个江南水乡文化现象及其成因的重要窗口。
地址:杭州市余杭区临平南大街95号类别:旅游景点票价:免费2、艺尚小镇。
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规划范围约3平方公里,3年计划投资51亿元,确保2017年基本成型。小镇距离杭州市区约20公里,离浙江省最大的空港萧山国际机场仅30公里,沪杭甬高速出口就在小镇身侧,沪杭高铁和杭州地铁1号线在此交汇, 由地铁一号线向西,40分钟可抵达西湖;由沪杭高铁向东,几乎同样的时间可以抵达上海。在镇东南五里,一名鼎湖,一名东湖,一名东江湖,有四闸,周十里许。临平地名的由来一说是因湖而名,就是临平湖。
地址:良熟一号路类别:旅游景点票价:免费3、大自然陶艺展览馆。
是余杭区陶艺协会创作中心,场地分为制陶过程展示区、作品展览区、创作区、讲座区、交流区等多个区域。
地址:杭州市余杭区中都广场2号楼东(中都街83-1号)
必游运河·塘栖古镇。頭條萊垍
该景点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杭州市北部,距市区中心约20公里,距区政府所在地临平约13公里。塘栖应运河而兴,历朝历代均为杭州市的水上门户。塘栖在明清时富甲一方,贵为江南十大名镇之首。镇区内河道纵横、水网密布,是典型的江南水乡。主要景点有:萊垍頭條
廊檐街垍頭條萊
塘栖的街市最为出名的特点,便是遍连全镇的廊檐街。萊垍頭條
旧时塘栖廊檐是街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洋溢着浓郁的水乡风情,称奇江南。清代诗人王拭曾有一首描写塘栖廊檐的诗,诗云:“摩肩杂沓互追踪,曲直长廓路路通,绝好出门无碍雨,不须笠屐学坡翁。”这首诗形象地向人们展现了塘栖的廊檐,曲曲直直的长廊将全镇连成一片,出门连下雨都用不着戴笠穿屐了。垍頭條萊
美人靠萊垍頭條
塘栖的廊檐街,在靠河的一边建有“美人靠”与廊檐街相配套,颇具特色。萊垍頭條
这些“美人靠”,其实是一长溜独特的木制长椅。这长椅塘栖人最早是唤作“米床”的,因为它最初并不是给行人停留歇脚的,而是为塘栖米市服务的。塘栖曾经是方圆百里盛极一时的著名米市,街上处处都是米行,米行进出货都离不开各种船只,这沿河的长椅便成了收米和卖米的经营场地,商家在上面堆放一些笆斗米袋之物,故将它称之为“米床”。萊垍頭條
茶楼萊垍頭條
塘栖旧时茶楼甚多,茶楼分早市、晏市和晚市。一般早市均是上街赶集的农民,一边喝茶一边当街叫卖自己带来的农产品,一举两得。晏市大都为文人墨客和商人老板。到了晚市,则是干力气活的和小市民喝起了主角。條萊垍頭
旧时塘栖的茶楼,还有一大特色,那就是评弹演唱。一般早市是不唱的,晏市和晚市都唱。塘栖茶楼里唱得是苏州书,杭帮书没有市场。据说,当年说《珍珠塔》,说到翠萍丫头上楼梯时,走18档楼梯竟要说上18天,1档楼梯说一天,令人称奇。萊垍頭條
宅居萊垍頭條
过去江南集市有“无徽不成市”之称。塘栖也不例外。徽州商人曾在塘栖盛极一时,塘栖镇上不少建筑也带上了徽派建筑的影响。萊垍頭條
现今,塘栖的深宅大院保留下的不多,幸存的太史第弄卓家老宅算是其中的代表了。太史第弄的卓家老宅是幢明代建筑,共有五进,三间开宽,四周均有封火墙,大门为石库门,设有门檐,上有砖雕。内院每一进均有偏门与避弄“太史第弄”相通,供人们日常出入,每一进的间隔为15米。现前两进基本保存完好,稍加整修,还是能展现其昔日风采。萊垍頭條
弄堂萊垍頭條
弄堂是江南集镇的一种建筑特色,旧时江南集镇多弄堂。古镇塘栖尤以为最,号称有“七十二条半弄”之多。塘栖弄堂大都铺着不易发滑的青石和麻石,两边高高耸立的封火墙上爬满藤蔓,踩上一块松动的石板,会发出“咣当”的声响和回音。頭條萊垍
旧时塘栖的弄堂大都依附在塘栖独特的过街檐楼之中,“出门见弄,过街穿弄,弄弄相通”,弄堂“囥煞”在住宅中,形成塘栖弄堂的一个鲜明特色。现今保留下的塘栖弄堂己随着市镇建设的发展逐步消除了其“囥煞”的特点,悠悠古弄己成了人们怀旧的对象。條萊垍頭
石桥萊垍頭條
过去的塘栖,说到桥向来有“三十六爿半”之说。这些桥大都千姿百态,将整个水乡老镇打扮得生机盎然。这些桥梁如今大都被拆,余下来的一些也早己被改变了结构和现状,成了水泥桥,昔日的俏模样己不复存在。好在横跨在京杭大运河上的广济长桥还在,那饱经风霜的长桥依然四平八稳地横卧在河面上,源源不断地向你倾诉着昔日桥乡的晖煌、昔日桥乡的风采。萊垍頭條
塘栖镇萊垍頭條
古老的京杭大运河,由北向南逶迤而来,象一条绚丽多彩的缎带维系着南北大地。古镇塘栖,就座落于这京杭大运河的南端。如果把浙江诸多名镇比作颗颗璀璨的明珠,塘栖便是镶嵌在古运河畔分外夺目而耀眼的一颗明珠,其独特的水上街市风貌和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无可替代。著名文学大师丰子恺先生曾对她作出如此评价:“江南佳丽地,塘栖水乡是代表之一。”萊垍頭條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3月6日 12:38
下一篇 2023年3月6日 12:5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抄袭侵权等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l7aj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微信
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