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旅游人数变化(青岛全年旅游人数)

旅游攻略天亮就出发

2019年全年接待游客总数超1亿人次的城市一共有31个。
超过3亿人次的城市有5个,分别为重庆、上海、北京、武汉、西安
浙江省成为最大赢家,一共有7个城市上榜。分别为杭州、宁波、金华、温州、台州、嘉兴、绍兴。
河南省、山东省及广西自治区分别有2个城市上榜,即郑州、洛阳,济南、青岛和南宁、桂林
据统计调查测算,2021年上半年,青岛市接待游客总人数4173.37万人次,同比增长169.4%,恢复至2019年同期99.23%;实现旅游总收入639.53亿元,同比增长182.52%,恢复至2019年同期82.44%。其中:接待入境游客11.29万人次,同比增长6.4%,入境旅游收入3165.11万美元,同比下降40.19%。接待国内游客4162.08万人次,同比增长170.52%,国内旅游收入637.47亿元, 同比增长189.07%。
青岛市肯定不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就算是在中国的城市序列中,青岛也不是最大的城市,比青岛市大的城市至少有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成都等等十几个城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是美国的纽约,中国最大的城市是上海市。青岛是中国新一线城市,也是国际知名的特色城市,是中国城市杰出代表之一。
2019年,青岛就有超过1.09亿人次国内外游客前来,青岛实现旅游消费1955.9亿元。
今年以来,青岛市人社局社保中心坚决落实“六稳”“六保”任务,“全民参保计划”“精准扶贫”“社保费减免”等重点民生工程提前完成阶段性目标,参保覆盖面持续扩大,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截至6月底,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749.27万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覆盖率居全省首位;2月至6月,共为全市20余万户企业减免社保费72.5亿元;为全市各类退休人员、工伤人员拨付社会保险基金194.12亿元。
大力实施“全民参保计划”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覆盖率居全省首位
据青岛市社保中心主任王韶伟介绍,扎实做好社会保险参保登记是各项工作的基础,登记信息数据在社保扩面工作中的应用和转化是推动“全民参保计划”实施的关键点。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青岛市社保中心全面加强与公安、市场监管、行政审批、住建等部门的工作协同,着力做好基础数据的收集和共享,摸清全市参保人员底数。充分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重点掌握农民工、个体自由职业者及新业态从业人员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点对点”参保登记,实施精准政策宣传推广,并积极将参保登记成果应用到参保扩面工作中。
截至6月底,青岛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749.27万人,比去年底增加4.96万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覆盖率居全省首位,进一步织密扎牢“社会保障安全网”。
社保费减免缓政策落地迅速
截至6月底为企业减免社保费72.5亿元
为迅速精准将国家、省社保费减免缓政策落实到位,青岛市人社局多管齐下,迅速行动,一方面积极协调工信、统计、市场监管、民政等部门,实现跨部门信息共享,做好全市20余万户企业的减免划型,另一方面,组织专班,昼夜奋战开发在线快捷查询划型程序,在全省率先公布企业划型结果,并创建网上“社保费减免服务专区”,提供政策、划型结果查询服务,对划型结果有异议的企业,还提供承诺制无条件变更服务,得到了广大企业的认可和好评。
青岛市中苑集团人力资源部经理杨晓东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感谢国家的好政策,我们中苑投资集团下属企业大多是传统劳动密集型的中小微企业,仅上半年就为企业减免社保费135万元,青岛人社局落实政策动作快、工作细、服务好,为我们送来了一场及时雨,有效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据了解,自今年2月份实施社保费减免政策以来,截至6月底,青岛市为全市各类企业减免养老、工伤、失业保险费72.5亿元,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效果明显,全市企业养老、失业和工伤保险参保缴费人数实现逆势增长,分别净增4.9万人、5.78万人和4.81万人,达到273.22万人、226.18万人和251.66万人。
实施社保精准扶贫工程
为贫困人员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276万元
“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们一家享受到低保、城乡居民代缴参保费政策。”家住青岛市北区辽源路街道居民张先生表示。作为青岛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其本人身患残疾,妻子患有严重疾病,也没有工作能力,生活十分不易。现在他们夫妻二人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费都由政府代缴,加上低保等各项扶贫政策的帮助,生活总算好了起来。
据了解,上半年,青岛市社保精准扶贫兜底保障工作成效明显,全市2.57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4万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全部纳入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体系。同时,青岛市人社局积极协调财政部门,为贫困人员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276万元,按时足额为贫困人口发放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6594万元。
近年来,青岛市人社局始终坚持将社保精准扶贫工程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积极与扶贫、民政、公安、司法等部门沟通协调,动态掌握全市各类贫困人口信息数据,确保将扶贫政策落实到每一位贫困人员,不断提升贫困人口的社会保障水平。
深化数字化经办转型
200余万人“无感”完成养老待遇领取资格认证
为提升市民享受社会保障服务的便捷度和体验感,青岛市人社局社保中心着力加强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在全国、全省率先推出养老保险大数据静默认证、6A资金拨付平台等多项数字化创新成果。
今年,进一步拓展在民政、公安、交通等领域认证数据源,一年期社保待遇领取资格大数据静默认证率,从去年末的92.6%提升至93.9%,全市200余万社会保险待遇领取人员足不出户“无感”完成养老待遇领取资格认证。继续优化完善社保6A资金拨付平台,待遇拨付更加安全精准,不仅实现基金拨付数据在业务、财务、银行系统间线上流转,全程可查可控,还拓展应用到青岛人社系统就业、人才等资金拨付工作中。
为落实好山东省养老保险全省统筹工作,青岛社保将6A资金拨付系统与山东省社保信息系统全面对接。青岛市人社局社保中心、信息中心、各区市社保经办机构加班加点,昼夜奋战,开发调试程序模块,多次组织夜间系统测试,今年1月圆满实现全市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支出全部归集到省,实现社保信息系统、经办流程、工作机制全面平稳对接过渡。今年1至6月份,为全市各类退休人员、工伤人员拨付社会保险基金194.12亿元。
规范化管理人性化服务
535个新开工建设项目全部纳入工伤保险参保范围
青岛市作为山东省重要中心城市和经济发展龙头城市,截至2019年底常驻人口达到949.98万人。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全市形成了大批劳动密集型生产企业和工程施工类企业。王韶伟介绍,我们始终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着力拓展工伤保险覆盖面,充分发挥“安全网”“减震器”作用。今年以来,青岛市继续扎实推进建筑施工企业按项目参保工作,实行动态实名制管理,全市535个新开工建设项目全部纳入工伤保险参保范围,最大程度上保障了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据了解,青岛市人社局工伤部门坚持将“依法依规行政,真情真心服务”作为工作目标,不断规范工作流程、创新调查方法、常态化召开案例分析会,确保工伤认定及时规范。为让职工尽早享受到工伤康复治疗,青岛市人社局将工伤康复治疗时间前置到工伤认定阶段,职工享受工伤康复时间提前近1个月,得到工伤职工的广泛好评。
为给工伤职工提供更加便捷、阳光、规范的鉴定服务,青岛市创建了智能化劳动能力鉴定平台。通过系统开发和软硬件配备,打造出全国首家集智能管理、信息运行、监督检查、风险防控、鉴定服务“五位一体”等智能化劳动能力鉴定平台,不仅实现了社保、医保、鉴定医院多部门间数据实时传递共享,还实现了身份验证、查体、化验全程人脸识别,多名鉴定专家背对背现场作出鉴定意见,鉴定结论最快在10日作出并通过邮寄送达职工本人及用人单位。上半年,依托智能化鉴定平台,在全省首创远程劳动能力鉴定新模式,让危重病人足不出户即可在线劳动能力鉴定,让鉴定服务更便捷更温暖。
截至6月底,青岛市规范完成各类工伤认定5081件,劳动能力鉴定4065人,及时足额发放工伤1-4级职工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和工亡职工供养亲属抚恤金2.57亿元,有效保障全市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
创新实施“不见面服务”
创建23项“网上帮办”,推行“不见面服务”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针对社保工作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疫情防控任务重的特点,青岛市人社局社保中心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将窗口大厅作为防控重点,设置窗口防护栏和“临时隔离区”,认真做好来员登记测温。为减少人员聚集,全面创新服务模式,拓展网办渠道,对162项常规业务模块进行优化,创建23项“网上帮办”业务,为全市参与疫情防控医护人员开通工伤认定“绿色通道”,在社保费征缴、退休待遇审核、养老待遇发放等业务中,全面推行延时服务、容缺办理、在线审核等形式多样的“不见面服务”。
为方便企业群众就近办理社保业务,青岛市社保中心联合医保部门实施“社保医保联合征缴”新模式,并推行“政银合作”延伸经办服务,46项社保、医保业务可在交通银行、青岛农商银行网点办理。青岛市作为全国电子社保卡试点城市和全国金融科技创新应用城市,社保卡办卡用卡便捷度持续提升,社保卡在身份凭证、扫码支付、就医结算、在线经办和电子时间银行等应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截至6月底,全市持卡人数达902.3万人,覆盖常驻人口的94.98%,电子社保卡签发渠道增加至20个,签发总量达157.79万张,社保卡即时发卡网点达到444个,占全部发卡网点比例达44%。
青岛市社保中心通过建立“企业微信服务号”等方式,为企业提供“点对点”的政策宣传和互动服务,得到了广大参保企业和群众的广泛好评。王韶伟表示,青岛社保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力求以更高效、更便捷、更有温度的社保服务,进一步满足参保单位和群众的需求和期盼。
上海人口多 。
上海市城区人口规模达到了2487万人,是我国城区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上海经济发展水平全国之最,同时上海经济发展历史悠久,经过长时间的经济发展,上海吸纳了众多外来人口,同时城市内部的中心建设也取得突破,整体城市格局稳定。
青岛人口数量为1007万。
方特梦幻王国
  烟花秀时间
  7月5日至8月29日之间的周六周日有烟花
  ①、暑期夜场6月26日-8月29日;
  ②、7月5日至8月29日之间的周六周日有烟花,其他夜场没有烟花
  ③、烟花时间:20:30,花车巡游时间:19:00,(烟花、花车巡游具体时间以当日景区公布为准)
  如因特殊情况,导致烟花秀无法正常进行请以园区官方公告为准,可能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购票入口:点击购买
  2021第三届“发现·青岛”城市定向赛
  ★开赛时间
  2021年7月25日
  ★定向赛介绍
  定向赛是以团队为参赛单位,参赛队员需灵活运用地图及任务指令,借助公共交通工具到达规定点位(选手可凭借号码布免费乘坐公交车地铁),凭借默契的团队合作完成相应任务。完成所有任务且用时最少者优胜。
  ★路线
  每个参赛队伍都将获得组委会随机分配的一条线路,选手需按组委会分发的线路,完成相应任务。
  增设了更具挑战性的烧脑plus路线,赛事在日间设定了32条主题线路,夜间打造16条创意夜生活线路,共计48条比赛线路。其中,日间每条线路途经6个点位,夜间每条线路途经4个点位。通过各点位间的合理规划设计,保证各条线路均可涵盖青岛特色点位,途经青岛各大著名地标区域。
  线路编号将在报名结束后,比赛之前公布。线路具体点位要在比赛开始之后才会公布。
  ★报名时间
  2021年6月18日—2021年7月18日12:00
  ★报名入口:点击报名
  更多详情:2021青岛城市定向赛指南(时间+报名+路线)
  2021青岛DC25幻梦动漫游戏嘉年华
  时间:2021年7月24日—25日
  地点:青岛国际会展中心1号馆
  购票方式及入口
  1、B站会员购 搜索店铺“DC25”
  购票入口:点击购票
  2、微信进入公众号【DC幻梦文化】,点击右下角【购票】菜单
  购票入口:点击购票
  所有票种售出后概不退换,请务必按需购买
  7月24日
  Lolita模特长寇:签售会·服饰走秀
  知名Lolita模特、三坑种草机、穿搭博主
  炎久:签售会
  代表作《给我哭》《叼只少爷回家》快看漫画签约作者、少年绘漫画作者
  宣哲:签售会
  代表作《沈升》《永夜中的乘客》快看漫画签约作者、少年绘漫画作者
  奇然:签售会·舞台互动
  中国内地男歌手代表作品《燃犀照夜》《琵琶行》
  更多详情:2021青岛DC25动漫游戏嘉年华指南(时间+购票+嘉宾)
  美好生活,潮玩古城”——悦即墨·夜古城夜经济主题活动
  活动将持续至10月31日,民谣季、啤酒节、光影秀、花车巡游、主题演艺、音乐酒吧、网红美食……一场为期136天的盛大活动。
  时间:2021年6月18日——10月31日
  地点:即墨古城
  青岛啤酒节
  举办时间:2021年7月16日(周五)—8月8日(周日),共24天
  举办地点:青岛西海岸新区·金沙滩啤酒城
  2021年,第31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将以打造“亚洲最大的户外节日”为目标,突出国际化、大众化、品质化、市场化特色,继续采用“线上+线下”办节模式,线下突出激情狂欢,线上注重全民体验,打造“云上啤酒节”,进一步整合放大节庆效应,为西海岸新区高质量发展赋能,为青岛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添彩。
  1、西海岸新区会场
  时间:7月16日(星期五)——8月8日(星期日)为期24天
  地点:金沙滩啤酒城举办
  2、崂山会场
  时间:7月30日(星期五)——8月15日(星期日)为期17天
  地点:世纪广场及周边区域举办
  3、城阳会场
  时间:7月24日(星期六)——8月1日(星期日)为期9天
  地点:羊毛沟花海湿地举办
  4、即墨会场
  时间:7月16日(星期五)——8月15日(星期日)为期31天
  地点:即墨古城举办
  5、胶州(上合示范区)会场
  时间:7月30日(星期五)——8月16日(星期一)为期18天
  地点:如意湖东南侧举办
  6、平度会场
  时间:7月16日(星期五)——8月1日(星期日)为期17天
  地点:奥体中心举办
  2021青岛西海岸黄盒子开放展
  时间:8月8日开始,为期一年
  地点:黄盒子美术馆
  展览理念:从开放到放开,从突围到破圈
  三大主题展览
  “艺术盛装——黄盒子美术馆特展”
  “周隹朔土——国际公共雕塑展”
  “磁场——黄盒子实验空间”。
  展览将在8月8日于黄盒子美术馆正式拉开帷幕,为期一年,是一个跨学科、跨领域、跨媒介、跨年度的大展
最新数据:青岛常住人口1010.57万,去年净增18.27万
不经意间,青岛的人口增长迎来了一个小高峰。
青岛市统计局近日发布的《2021青岛统计年鉴》显示,2020年,青岛市常住人口为1010.57万人,比上年增加了18.27万人;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2020年11月1日零时)相比,增加了3.4万人。
这是2011年以来十年间,青岛市常住人口增长数量最多的一年。
人口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城市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口的竞争。滋养、汇聚一定规模的人口,是一个城市永续发展最大的底气。
近年来,青岛常住人口呈现出的趋势性变化,是青岛经济社会实现良好发展的原因,也是结果,表明青岛的人口吸引力、承载力在不断增强,而这又将反过来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01
十年最多,市区是绝对主力
数据显示,2011年-2020年十年间,青岛市常住人口增加了139.06万人,年均增长13.9万人。
2011年,增量为18.09万人,是一个小高峰。此后,年均增量维持在10万+的水平。2018年下降至9.8万人。2019年重回两位数,达到10.9万人。2020年大幅提高至18.27万人。
从分布看,七区(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崂山区、西海岸新区、城阳区、即墨区)人口总数达到720.28万人,在全市的占比达到71.27%,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七区用全市46.27%的国土面积集聚了全市71.27%的人口。
三市(胶州市、平度市、莱西市)人口总数达到290.29万人,在全市的占比达到28.73%,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
十区市中有5个区市常住人口超过百万,分别是西海岸新区191.37万人,即墨区134.26万人,平度市119.07万人,城阳区111.59万人,市北区110.08万人。其中,城阳区超越市北区,排名上升至全市第4位。此外,胶州市常住人口为99.25万人,达到“百万级”。
从增量看,全市18.27万人中,有16.98万人由市区贡献,占比高达93%。七区中除市南区外,均实现正增长。其中,西海岸新区增量为6.06万人,列全市增量第一;城阳区增量为4.37万人,增幅达到4.07%,是全市平均增幅的2.2倍,列全市增幅第一位。此外,即墨区增量为3.3万人,李沧区的增量为2.43万人,崂山区的增量为1.15万人,市北区的增量为0.75万人。
三市中,胶州市增势良好,增量为2.21万人,增速为2.28%。平度市、莱西市分别减少了0.57万人、0.35万人。
胶州市
当然,人口从农村向城市流动、汇聚,是城镇化、工业化难以逆转的必然趋势,也是集约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但随着突破平度莱西攻势和乡村振兴战略机遇叠加,平度莱西两市对人口的吸引力也在不断增强。
在求是杂志社主管的《小康》杂志发布的“2020中国县域人口流入百强榜”上,平度市排名全国第11位、全省第1位。
随着更多产能的梯次转移和项目的加快落地,平度市、莱西市对人口的吸引力、承载力还将进一步增强。
02
机遇叠加,人口增长步入“机遇红利期”
地区人口的增长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政策调控和区划调整等多重因素影响。
从政策因素看,青岛人口经历无计划增长、有计划控制、政策调整等发展阶段,实现了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
2016年初起,国家调整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受前期堆积生育和2015年生肖为羊年部分人口推迟生育的综合影响,2016-2018年,青岛户籍人口出生分别为11.84万、11.57万、8.86万,较前期出生水平明显增加,出现一个生育小高峰。2018年,出生人口呈下降趋势,“全面二孩”政策生育高峰已过,逐渐恢复正常生育水平。《2021青岛统计年鉴》显示,2020年全市二胎出生人口为32060人。
从经济因素看,人口是反映一个城市经济繁荣度的晴雨表,城市是在人口和经济活动的不断集聚中逐渐发展壮大的。中国是人口大国,人口迁移是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推进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力量。伴随经济社会发展,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
从一个小渔村,跃升为国际化大都市,城镇化重塑了青岛。2018年,城区常住人口首次突破500万人,晋级特大城市。随着产业向次中心城市和重点功能组团加快转移,青岛主城区周边区域对人口的吸引力逐步增强,人口集聚呈现多中心化趋势,人口分布不均衡持续改善。平度、莱西城镇人口加快集聚,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年均增幅居全市前列。
2020年,青岛城镇化率达到76.34%,较上年提高了1.49个百分点,已经迈入城镇化后期成熟发展阶段。
区划调整是促进区域发展和吸引人口集聚的重要因素。1978年以来,青岛市历经四轮大的区划调整,是促进区域发展和吸引人口集聚的重要因素,明显促进了全市面积和人口规模的扩大。
户籍制度改革加速市民化进程,同时不断增强城市对人口的吸引力。2014年12月、2018年3月,青岛先后出台《关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加大户籍改革力度,放宽准入条件,推动大学生、外来务工等人员便捷落户。新的户籍制度改革为发展聚人气、引人才、增后劲,加速外来人口市民化进程,助推全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受政策利好影响,2014年,青岛市常住人口增量达到16.6万人。
此外,一些重大城市机遇也对人口增长产生显著拉动作用。比如2008年奥帆赛在青岛举办,大量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极大地提升了城市品质。奥运效应集中释放的2010年、2011年青岛市常住人口分别增加了21.48万人、18.09万人,形成了一个高峰。
2018年,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的举办使得城市品质和吸引力进一步提升。青岛顺势而为,大力实施“双招双引”工程,吸引各类人才来青居住创业。2018年3月,印发《关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加大户籍制度管理改革创新力度,调整放宽在人才、居住、项目、积分落户等方面条件标准,对人口的吸引力不断增强。
2019年起,青岛乘“峰”而上,推出了一系列新路数、新打法,峰会效应持续释放,经济社会实现较好发展,再叠加户籍制度改革的政策效应,当年,常住人口增量恢复至10.9万人。2020年,延续良好发展势头,人口增量进一步提高到18.27万人。
03
五年要增加120万,再提速才行
人口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资源,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战略底蕴。青岛常住人口虽然已经突破千万,但与国内前排城市相比,规模还不算大,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各主要城市常住人口分别是,重庆3205.41万人、上海2487.09万人、北京2189.3万人、成都2093.8万人、广州1867.66万人,深圳为1756.01万人、天津1386.6万人、西安1295.29万人、苏州1274.83万人、郑州1260.1万人、杭州1193.6万人。
青岛已经意识到这一点。青岛市“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人口规模需要壮大,并对“强化人口发展战略地位和基础作用,促进人口持续较快增长”作出安排部署。
即墨区人才服务专员宣传人才服务电子卡业务。
青岛对人口发展的危机意识还在不断增强,这可以从两个目标的设定感受到。在青岛市“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目标是,“到2025年,常住人口达到1100万人”;而此后的《青岛市“十四五”人口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提出的目标则是,“到2025年,全市常住人口达到1130万,实际服务人口达到1300万”。这一目标较前者提高了30万人,并且增加了服务人口这个指标。
按照后一目标,“十四五”五年间,青岛需要增加119.43万人,也就是平均每年增加23.9万人。以目前的增速还难以实现目标,因此,青岛还需要再提速。
做大人口规模,无外乎有两个发力点,一是做大存量,二是做大增量。
做大存量的关键首先是要让1010万常住人口留下来,其次是增强其内生力,愿生育、敢生育。做大增量,关键是要让外地人愿意来、留得下。
2020年11月,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创业成果博览会在青岛举行。
无论是做大存量,还是增量,都有着相同的指向,那就是宜居宜业,就是要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其中,最最重要的是发展城市经济,提高人口吸引力、承载力。人口倾向于往发达地区迁移,就是因为那里有机会,有未来。就目前而言,青岛产业发展动能还不够强,全国竞争力还有待提升,应当以产业发展为引领,用产业吸引、集聚人口,引导人口与产业、空间、资源有机协调发展,优化人口分布,增强流动活力。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关键,也是增强对人口吸引力、承载力的有效途径。优秀的城市,都是城镇化水平很高的城市。与前排城市相比,青岛城镇化水平还不够高,“十四五”,城镇化仍将是青岛实现跃迁的主引擎之一。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的城镇化,要实现人口城镇化前提是要实现人口的自由流动,关键是在城市能够落户。不管是从推动市场资源要素的自由流通,还是从人口竞争的角度看,都需要不断降低落户门槛。近年来,城市间的“抢人大战”,放开落户限制永远是最主要、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市公安局“政府开放月”走进高校宣讲人才落户政策
今年3月15日,青岛市政府公布实施《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按照“继续放宽中心城区,大幅放宽城区,全面放开县域”思路,实施分区域、分类别、差别化落户政策。今年6月,莱西市、平度市、胶州市先后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全面放开落户限制。
在“抢人大战”日趋激烈的当前,青岛需要在人口问题上步子迈得再大一点,尤其是要在户籍制度改革上再下功夫、做文章,拿出更具吸引力的政策,让近悦远来。
能不能集聚更大规模、更高层次的人口,直接关系到青岛未来能不能实现、实现怎样的发展。青岛人口快速增长的势头已经起来了,需要再加强
青岛在11月到次年的3月份人相对少一些。人数最少的月份,还是过春节的那个月。
青岛的气候变化比较明显,相对于旅游的人来说,4月份开始到10月底都是旅游的好季节。儿过了这个旅游季节以后,青岛流动人口就会减少。
春节的时候,因为很多外来人口都回原籍过春节,因此春节的那个月人数是最少的。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5月13日 13:37
下一篇 2023年5月13日 13:4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抄袭侵权等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l7aj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微信
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