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黄果树瀑布旅游最佳时节(贵州黄果树瀑布旅游最佳时间)

旅游攻略天亮就出发

贵州黄果树瀑布8月开放时间:早上7:00至下午18:00。另外:天星桥下午18:00闭园,大瀑布和陡坡塘下午18:30闭园。
黄果树瀑布景区除黄果树瀑布外,还有天星桥景区、陡坡塘景区、滴水滩瀑布景区、霸陵河峡谷三国古驿道景区、郎宫景区、以石头寨为首的黄果树布依族十大村寨等景区。
贵州旅游 3-10月 去最好,这个时候正值杜鹃花盛开的季节,十分壮观,此时最适合去贵州游玩。贵州(简称“黔”或“贵”)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贵阳,地处中国西南内陆地区腹地。是中国西南地区交通枢纽,长江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
贵州
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南部高原山地,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贵州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种基本类型,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
贵州的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温变化小,冬暖夏凉,气候宜人。2002年,省会贵阳市年平均气温为14.8℃,比2016年提高0.3℃。从全省看,通常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多在3℃~6℃,比同纬度其他地区高;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一般是22℃~25℃,为典型夏凉地区。降水较多,雨季明显,阴天多,日照少。
贵州 河流处在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上游交错地带,有69个县属长江防护林保护区范围,是长江、珠江上游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
黄果树景区门票:(包含景点:黄果树大瀑布、天星桥、陡坡塘) 旺季(3月1日至11月30日):160元/人/次; 淡季(12月1日至次年2月底):150元/人/次;
2、景区观光车票:50元/人;
3、黄果树奇石馆:70元/人次;
4、黄果树大扶梯:50元/人(往返双程),30元/人(单程);
5、天星桥索道票:10元/人次;
6、石头寨景区门票:40元/人次 7、黄果树生态科普体验馆80元/人/次。
黄果树瀑布开放时间为早8点到晚上6点,晚上不能进去。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省西南距省会贵阳市128公里,距旅游中心安顺市45公里,有滇黔铁路、株六复线铁路、黄果树机场、320国道、贵黄高等级公路、新建的清黄高速路直达景区。景区内以黄果树大瀑布为中心,分布着雄、奇、险、秀风格各异的大小18个瀑布,形成一个庞大的瀑布“家族”。
黄果树辖区停车场有2840个停车位,可以把车开到黄果树瀑布的停车场,后开去天星桥景区,再到陡坡塘瀑布景区,景区内都不能开车进去。
  周边其他停车场:
  1、陡坡塘景区-4号停车场
  2、陡坡塘风景区-停车场
  3、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停车场
  4、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停车场
  5、停车场
黄果树瀑布是黄果树的核心景区,位于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享有“中华第一瀑”之盛誉,是除尼亚加拉瀑布和维多利亚瀑布之外的第三大瀑布,国家首批5A级风景区。 黄果树大瀑布是世界上唯一可以从上、下、前、后、左、右六个方位观赏的瀑布。它以其雄奇壮阔的大瀑布、连环密布的瀑布群而闻名于海内外,十分壮丽。 瀑布属喀斯特地貌中的侵蚀裂典型瀑布,以它为核心,共形成了雄、奇、险、秀风格各异的瀑布18个。1999年被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评为世界上最大的瀑布群,列入世界吉尼斯记录。
6月-10月最佳,开放日的7:00——11:00,上午空气好。果树瀑布,即黄果树大瀑布。古称白水河瀑布,亦名“黄葛墅”瀑布或“黄桷树”瀑布,因本地广泛分布着“黄葛榕”而得名。[1] 位于中国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属珠江水系西江干流南盘江支流北盘江支流打帮河的支流可布河下游白水河段水系,为黄果树瀑布群中规模最大的一级瀑布,是世界著名大瀑布之一。以水势浩大著称。瀑布高度为77.8米,其中主瀑高67米;瀑布宽101米,其中主瀑顶宽83.3米。黄果树瀑布属喀斯特地貌中的侵蚀裂典型瀑布。
每年5-9月是黄果树瀑布丰水期,随着汛期集中期的到来,水量逐渐达到高峰,水量最高达到395立方米/每秒,这一阶段是瀑布的最佳观赏期。春天(3-5月)和冬天(12-2月)是黄果树瀑布的枯水期,黄果树瀑布水量放缓,此时周边山上野花怒放,新芽吐绿,也是赏花观景的好时节。
黄果树瀑布,即黄果树大瀑布。古称白水河瀑布,亦名“黄葛墅”瀑布或“黄桷树”瀑布,因本地广泛分布着“黄葛榕”而得名。位于中国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5月17日 12:49
下一篇 2023年5月17日 13:0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抄袭侵权等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l7aj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微信
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