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天雪地往往成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而冰天雪地恰恰是冰雪运动、冰雪旅游的天然资源优势。
(二)发展冰雪旅游有利于促进生态保护、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
可以起到宣传作用,可以让大家提前了解地理地貌
发展区域旅游产业定位的重要依托是区域旅游资源。东北地区具备大力发展冰雪旅游产业优势条件。
1.冰雪旅游资源的优势。
东北地区冬季漫长,雪期长、雪量大、雪质纯,适宜冰雕、雪塑和滑冰、滑雪等项目和活动,是发展冰雪旅游产业优势条件。
2.冰雪旅游品牌的优势。
如冰灯游园会、冰雪节、冰雪大世界、国际滑雪节和冰博会等项目,充分展示了冰雪文化内涵和冰雪艺术的魅力,是响誉中外的冰雪旅游品牌,这些都是东北宝贵的无形资产,也是发展冰雪旅游产业的有形资产。
3.市场化运作冰雪旅游项目经验的优势。
近年来,一些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和独立经营等形式积极涉足东北冰雪旅游项目,龙珠集团、吉华集团等作为较早投巨资进入滑雪产业的民营企业,取得了好的效果。连续三年马迭尔集团成功运作了冰雪大世界旅游项目,取得了良好的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探索出市场化运作旅游产业的成功经验,是发展冰雪旅游产业的基础。
4.冰雪艺术人才的优势。
从最初的兆麟公园冰灯游园会起,就哈尔滨有40年的冰雪艺术发展史,培养造就了大批冰雪采掘、设计、创作等经验丰富的艺术人才。冰雪体育运动的发展,培养造就了大批的滑冰、滑雪、冰球等项目的运动员、教练员、专业管理人才。他们都是发展冰雪旅游产业的宝贵财富。
北欧的芬兰,瑞典,挪威这样国家冬季的冰雪旅游发展越来越好,吸引全世界大量游客前往。
答:通过冰雪旅游会使崇礼成为北京周边最重要的冰雪旅游基地。
目的就是开发冬季旅游市场,包括滑雪旅游路线,东北美食品尝旅游,冬季老年旅游,冬季婚庆旅游等。
随着北京冬奥会的临近,冰雪项目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愿景下,冰雪旅游、冰雪运动还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完善和发展。
我国冰雪产业蓬勃发展,冰雪经济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但整体还处于初期阶段,各方面发展尚未完善,部分冰雪体育产业模式创新性与可持续性不足。对此,业内人士指出,市场仍旧需要进一步大众化,市场前景有待进一步挖掘。
近年来,我国冰雪产业蓬勃发展,冰雪经济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但我国冰雪体育产业整体还处于初期阶段,各方面发展尚未完善,部分冰雪体育产业模式创新性与可持续性不足。对此,业内人士指出,市场仍旧需要进一步大众化,市场前景有待进一步挖掘。不论是从产业链的角度还是从服务品质、公共设施的完善、安全性、产品创新性等角度,冰雪旅游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根据专家预计,到“十四五”规划末期的2025年,我国冰雪旅游人数将超过5亿人次,冰雪旅游收入超过1.1万亿元,冰雪旅游将成为我国冬季旅游和冰雪经济的核心引擎,除去我们普遍认为开挂的东三省外,冬季各地的冰雪旅游近些年都呈爆炸性增长,滑雪场不够用似乎成了各地游客的共识:“真是人挤人挤人挤人挤人挤人。”
对于游客来说,如果自己周边的滑雪场不够用的话,可以选择大型的滑雪场进行游玩,仍是除去东三省,毕竟随便在野外都能滑爽喽,北方的游客可以选择像是兰州的兴隆滑雪场,北京周边的万龙滑雪场,喜欢夜间滑雪的人则可以去崇礼的富龙滑雪场,它也是中国第一家以家庭、儿童为特色的滑雪度假胜地,父母带上自己的小孩儿去最好不过了。其中,北京和东北的不少滑雪场都是冬奥会的各项目举办地,内蒙古近些年也成了冬季冰雪旅游的热门地区。
南方人看到这儿或许不干了,全是北方的我还怎么玩啊!尽管有的南方省份1月份还在穿短袖,但是,不要慌,其实,南方也有不少能与北方相媲美的滑雪场,杭州的大明山万松岭滑雪场,湖北神农架滑雪场,再往南点儿的江西宜春七星岭野外滑雪场,云南玉龙雪山滑雪场,贵阳云顶滑雪场等等,都是具有国际水准的。
不管南方还是北方,以后在寒冷的冬季,我们就再也不是单调的呆在家里了,到飘雪的地方去,到滑雪场去,和朋友家人一起拥抱这个属于我们的大“冰雪时代”吧。
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18)》显示,2017年国内已建成26个特色冰雪小镇,《中国冰雪产业白皮书》预计,2020年中国将建成40个冰雪小镇。
受2020年初新冠疫情冲击,国内冰雪旅游业在满怀对市场井喷的期待中直线坠入谷底,一众业者哀嚎遍野。以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为代表,2020年其营业36天,相比往年营业天数直接腰斩;投资数亿、高调面世的长春冰雪大世界,同样在开业首年运营仅一个月后黯然闭园。
如今,新一年的冰雪旅游旺季已经来临。尽管仍处于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但为提振经济,地方力推冰雪旅游产业的决心不减。回到长春冰雪新天地(由长春冰雪大世界改名而来),其在首战黯淡收场后宣布扩大规模、满血回归;至于目前处于快速建设期的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同样将于本月末正式开业。
值得关注的是,临近地区疫情连续反弹,为今年的市场走势埋下诸多不确定性;与此同时,相比往年“波澜不惊”的入园票价,今年各家相继宣布以降价模式开路,此番如何避免同质化“内卷”,通过差异化的市场定位带动区域协同发展,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01 命途多舛的冰城“皇冠”
追溯中国现代冰雪旅游产业,哈尔滨是这一概念的首次提出者。资料显示,早在上世纪60年代,哈尔滨推出了中国第一次有组织的冰灯游园活动,此举开创中国现代冰雪旅游业先河。经过多年的积淀与传承,哈尔滨将冰雪旅游开发到极致,推动冰雪文化走到全国,最终摘得“冰城”桂冠。
作为“皇冠上的明珠”,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于1999年首度面世,其由黑龙江哈尔滨市政府为迎接千年庆典神州世纪游活动推出的大型冰雪艺术精品工程,归因于地理气候优势、大量的创意落地和产品迭代,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得以常年霸占各类冰雪旅游排行榜榜首。
至于运营方哈尔滨冰雪大世界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13年11月,由哈尔滨文化旅游集团出资创建。主要致力于冰雪旅游展示、旅游资源管理和旅游基础设施的投资、开发与建设,还包括冰雪大世界四季乐园和游览景区的管理服务等。
由于品牌价值非凡,地方对冰雪大世界上市事宜颇为上心。早在2015年3月,哈市就提出将重点推动冰雪大世界等企业进入上市程序。2016年11月黑龙江政府网介绍,中介机构已经完成对冰雪大世界的尽职调查,计划2017年上半年向证监会递交上市申请;2017年9月冰雪大世界宣布,将在2018年5月正式申报主板上市,计划8个月内募资5亿用于新园区建设……
在历经多年“吹风”后,如今关于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上市的消息早已偃旗息鼓;与此同时,为加快推进其混改进程,此前冰雪大世界也曾接触过数家战略投资者,但与上市事宜一样,至今未取得任何进展。“某企业信息查询平台”信息显示,截至目前,冰雪大世界股东分别为哈尔滨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和哈尔滨马迭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此前股权结构无变化。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上市路之所以连续受挫,或许缘于行业及自身面临的诸多现实因素制约。在观察者看来,作为季节性的主题乐园,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有着资金投入大、回报周期长、产品更新速率快等门槛,对精细化运营能力要求很高。
与此同时,尽管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曾向科技部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但事实上,其收入主要来自门票销售、广告招商、商服经营权出租及旅游产品销售等,其中门票成为最大收入来源;加之近年来受其他冰雪旅游目的地分流,导致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在接待游客数及营业收入上陷入瓶颈。
再者,与大部分主题公园一样,缺乏具备人格化、足够深入人心的IP支持,也是冰雪主题公园的一大通病。目前公司项目内容主要为“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游乐园以及“哈尔滨国际啤酒节”等为代表的节庆赛事内容,成立至今,冰雪大世界的自身IP吸引力已明显不足。尽管期间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也有尝试引入非原创IP以提升品牌关注度,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缺乏IP的问题。此外,相应的成本支持,也给其带来相应的资金压力。
面向未来,这位多年来的行业领路人,亟需找寻破局新路径。
赞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十一月国内哪适合旅游胜地(11月最好的地方)
上一篇
2023年5月17日 13:43
张掖市民乐扁都口生态休闲旅游区(张掖民乐生态工业园区)
下一篇
2023年5月17日 1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