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峡湾是在冰川作用下形成的一种地貌。
形成过程是:
在第四纪冰川运动过程中,对地面产生的刨蚀作用可以形成大量的U形谷,同时在U形谷的前缘产生冰坎。后来随着冰川的融化,海平面的上升,冰坎被海水淹没,海水进入U形谷,于是成了峡湾。
峡湾的特点:轮廓曲折,岸壁陡峭,中部海水最深,湾口附近有水下陡坎(冰坎),在峡湾的岸壁上有冰川形成的镲痕。代表性的区域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西岸。
直布罗陀海峡。
直布罗陀海峡位于西班牙最南部和非洲西北部之间。是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重要门户。该峡最窄处仅13千米,其西面入峡处最宽,达43千米;最浅处水深301米,最深处水深1181米,平均深度约375米;自大西洋经直布罗陀海峡流向地中海的海流速为每小时4千米。早年它就被大西洋航海家们所利用,地中海沿岸国家的探险船队曾频繁地通过这里而到达大西洋。今日的直布罗陀海峡仍是大西洋通往南欧、北非和西亚的重要航道。
他那地方连接的海峡那么多 主要由小贝尔特海峡、大贝尔特海峡、厄勒海峡、卡特加特海峡和斯卡格拉克海峡组成,是连接波罗的海和北海的天然水系,是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各国相互来往和通往世界各大港口的主要航道,是西北欧的海上战略走廊。
亚洲与欧洲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亚洲与欧洲之间大部分陆地相连,西部隔着土耳其海峡。
北欧地区地势总体而言,除斯堪的纳维亚山海拔较高外。总体地势 表现为比较低平。地形多为台地和蚀余山地,冰蚀湖群、羊背石、蛇形丘、鼓丘交错是其主要地貌特征。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是北欧地势最高的地区,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纵贯半岛中部,居挪威与瑞典之间,山脉南、北段高,中段低,北段位于瑞典境内,南段伸入挪威领土,高峰超过2000米;山脉西坡陡,直逼挪威海沿岸,东坡缓,逐渐向波的尼亚湾降低。所以,挪威是北欧地势最高的国家,地形以山地为主,西部沿海并多峡湾地形。
霍尔木兹海峡:位于亚洲西南部,介于伊朗与阿拉伯半岛之间,东接阿曼湾,西连海湾(伊朗人称之为波斯湾,阿拉伯人称之为阿拉伯湾),呈人字形。由于它是海湾与印度洋之间的必经之地,霍尔木兹海峡素有“海湾咽喉”之称,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和航运地位。海湾沿岸产油国的石油绝大部分通过这一海峡输往西欧、澳大利亚、日本和美国等地,合计承担着西方石油消费国60%的供应量,西方国家把霍尔木兹海峡视为“生命线”。
曼德海峡:阿拉伯和非洲之间的海峡。连接红海和亚丁湾、印度洋。宽32公里(20哩)。丕林(Perim)岛将海峡分为两部分。西水道宽26公里(16哩),水深311公尺(1,020呎);东水道宽3.2公里(2哩),深约29公尺(96呎)。苏伊士运河建成后,该海峡成为地中海和东方之间的重要通道,战略和经济重要性大增。
土耳其海峡:土耳其海峡(又称黑海海峡)是连接黑海与地中海的唯一通道,包括博斯普鲁斯海峡(又叫伊斯坦布尔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又叫恰纳卡莱海峡)以及马尔马拉海,古往今来皆为兵家必争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冷战时期,美苏均将黑海海峡确立为全球最重要的海上咽喉之一。冷战后,北约仍视黑海海峡为欧亚大陆的战略要点之一。
直布罗陀海峡:是沟通地中海与大西洋的海峡。位于西班牙最南部和非洲西北部之间,长58公里(36哩);最窄处在西班牙的马罗基(Marroqui)角和摩洛哥的西雷斯(Cires)角之间,宽仅13公里。是北非阿特拉斯山与西班牙高原之间所形成的弧状构造带的一个缺口,平均深度365米海峡风向多为东风或西风。由于海峡具有重大的战略和经济价值,早期为大西洋航海家所利用,至今仍然是经大西洋通往南欧、北非和西亚的重要航路。
英吉利海峡:英吉利海峡(英文:English Channel,布列塔尼语:Mor Breizh,威尔士语:Môr Udd,法文:La Manche)又称拉芒什海峡,是隔离英国与欧洲大陆之间的海峡。其最狭窄的水域为多佛尔海峡,多佛尔隔海与法国加莱相望。历史上曾在此发生多次军事冲突和海战。
马六甲海峡:是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的海峡。 马六甲海峡无论在经济或军事上而言,都是很重要的国际水道。重要性可与苏伊士运河或巴拿马运河相比。 马六甲海峡是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的重要水道马六甲海峡是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的重要通道,连接了世界上人口甚多的三个大国:中国、印度与印度尼西亚。另外也是西亚石油到东亚的重要通道,经济大国日本常称马六甲海峡是其“生命线”。
白令海峡:连接白令海与北极海的海峡,并在亚洲和北美洲大陆距离最近处将之分隔。沟通北冰洋和太平洋的唯一航道,北美洲和亚洲大陆间的最短海上通道。位于亚洲东北端楚科奇半岛和北美洲西北端阿拉斯加之间。海峡的狭窄和水浅削弱了北冰洋和太平洋间深层水的交换。海峡水道中心线既是俄罗斯和美国的国界线,又是亚洲和北美洲的洲界线,还是国际日期变更线。
莫桑比克海峡:世界上最长的海峡,海峡是从南大西洋到印度洋的海上交通要道,波斯湾的石油有很大一部分要通过这里运往欧洲、北美,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特别是苏伊士运河开凿之前,它更是欧洲大陆经大西洋、好望角、印度洋到东方去的必经之路。早在10 世纪以前,阿拉伯人就经过莫桑比克海峡。13世纪,海峡地区曾经建立过经济、文化相当发达的马卡兰加帝国。明初郑和下西洋也曾到过莫桑比克海峡。
麦哲伦海峡:南美洲大陆南端同火地岛等岛屿之间的海峡。因航海家麦哲伦于1520年首先由此通过进入太平洋,故名。峡湾曲折,长563千米,最窄处宽仅3千多米。是沟通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的通道。风大流急,航行困难。南美洲大陆南端和火地岛之间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峡。
台湾海峡:中国福建省与台湾省之间连通南海、东海的海峡。属于东海,宽约150千米,最狭处为135千米。因它濒临我国第一大岛台湾,人们称它为台湾海峡。台湾海峡,纵贯我国东南沿海,由南海北上,或由渤海、黄海、东海南下,必须经过这里,俗称为我国的“海上走廊”。为东海、南海间航运要道。寒暖洋流交汇,渔产丰富。该海峡为东海与南海间航运要冲,亦为欧亚等国际航线之必经孔道,战略地位重要。
丹麦海峡(Denmark Strait ),位于北欧的冰岛与丹麦属地格陵兰岛之间,它是北美洲和欧洲的地理分界线。
海峡北端为北冰洋,南端为大西洋。
丹麦海峡位于北欧的冰岛与丹麦属地格陵兰岛之间,它是北美洲和欧洲的地理分界线。海峡北端为北冰洋,南端为大西洋。
丹麦海峡指格陵兰岛与冰岛之间的海峡,部分延伸至北极圈。它是欧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北通北冰洋,南连北大西洋。长约483千米,最狭处宽290千米。东格陵兰寒流沿海峡的西岸南流,带有源于北冰洋和格陵兰岛冰盖的冰山。另有一股较暖的伊尔明厄洋流、的分支贴近冰岛海岸向北流。
10. 北欧的海峡地图
英吉利海峡的重要性是自古至今的,看地图,如果要从伦敦出海,进行南欧、美欧、非洲、亚洲的船,只能通过英吉利海峡。如果绕行北海,距离会远很多,而且不确定因素也会很多。 此外,对于北欧国家,英吉利海峡的重要性也是一样。德国当年唯一的出海口汉堡就必须通过英吉利海峡,不然就绕北海吧,一战时期在此发生了不少经典大海战。 一句话,重要性都不能用语言来表达了。